浅谈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凯发网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设计也在快速发展并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涉及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市场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生态学、材料学等诸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一、设计产品的实用性是设计产品流行与审美的基本条件
传统美学认为美可能是指一种感官的愉悦或生理的满足,也可能是种赞赏心态的流露或个人趣味的偏好。而设计的审美是以实用为目标,指产品对人发挥的效用。设计产品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功能成为设计的核心,对产品功能的开拓也是设计活动的中心任务。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需要产生,由需要所推动。设计作为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如在原始时期的手工制品绝大数不是纯粹从人类审美的需要而出发的,着重考虑的是它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可用性。到19世纪后,人类生活的必须品在机器化大生产、劳动分工和商业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批量化、标准化的情况,造成人类的审美疲劳,同时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的实用性是首要的,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
正如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苏克所认为的“在设计作品中,功能是更位的,而美则处于从属地位。在设计作品中,美是通过使用过程体现出来的”。
二、设计产品的功能与美感的统一,是产品流行的重要因素
设计不仅是满足人们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不仅要适用,而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换句话说,设计产品既要发挥物质功能,又要发挥与之相适应的精神功能,作为一种功能形态,它是技术与艺术两者的一种有机结合体。这种结合,不是一种外在的拼凑、简单合成,而一个将理性的科技内容转化为适应于人的感性活动对象的过程。
设计水准的要求,是随着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时,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耐用、实用。而当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加时,消费者就会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消费者是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情感的宣泄,理想的寄托,更需要有情调的生活氛围。单纯追求功能的产品使生活充满了冷漠,当人类有条件自由选购产品时,视觉的满足和心理的充实,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正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形式和功能是现代设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设计作为造物的艺术,两者必然是合二为一的。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纯粹是装饰品,而没有形式的功能设计则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粗陋之物。设计在市场的怀抱中,感受到了人类的永不满足和喜新厌旧的消费行为,而现代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对设计之美的规律的探究和追求,寻找功能和形式美感的和谐统一。
三、民族性是设计产品美感的重要体现
在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设计师的挑剔也就不足为奇了。从总体上看,设计的个性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真正的富有个性的设计都渗透人文设计美,人类的文化背景深深影响着人们生存创造、设计了的各种物品。
对设计作品的形式而言,没有民族性就没有龙头性。民族性成为我们艺术设计的原则和趋势,民族文化特色越明显,设计越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越能提升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日本的产品设计具有新颖、轻薄、灵巧的特点是自然、精致的民族文化的产物。德国产品设计的高雅、精密,来自于其民族务实、严谨的态度。意大利产品设计的风格多样,体现出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这些无不说明设计诞生于当代生态文化观念的氛围中,民族性是设计文化结构中更为稳定的部分,也是设计文化的灵魂,它存在于人的内心,并不断地发展变化。
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民间乡土艺术的粗犷、朴实,宗教儒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文人士大夫艺术的典雅、俊秀,无不显示出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即使是更前卫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也认为传统文化及艺术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设计资料,更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灵感。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广告,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加入许多很中国味的东西,如古钱币、水墨、陶艺、剪纸等,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至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呈现出一种清新、和谐的美其名曰。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把中国篆刻艺术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向全龙头传播,得到了全龙头人们的认可。
我们应当看到,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便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民族的才是龙头的”,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作用,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直接或间接地对现代设计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设计师应植根于本国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不断的从中发掘有益的设计元素,并尝试与现代设计语汇结合,逐步发展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
四、创意是设计产品引导潮流的主要因素
motorla设计中亚洲区设计总监丘丰顺曾说过“我们要设计两种产品,一种是迎合大众口味的,一种是引导潮流的。”前者是要求设计的产品与市场紧密联系,后者则是一种完全的创新的行为。产品的设计的根基是体现民性性,但设计的生命则是创新。只有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所想像不到的设计,才能龙头时尚潮流。
在手机市场里,说到创意,不得不提到v70,它可随心可旋转360度的接听方式,打破了常规的翻盖接听,完全颠覆了传统,在全龙头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手机时尚风暴。
tag:
上一篇:对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
- 相关文章
- • 网络logo设计的基本应用
- • 标志的起源
- • 商业设计标志的主要形式法则
- • 现代的设计概念来源
- • logo设计新手入门常识
- • 盘点web1.0时代logo设计风格
- • qq漂亮的企鹅妹妹logo
- • 北京logo设计中的“复制”原理
- • 浅谈北京logo设计中的字体原理运用
- • 企业进行vi系统设计导入的意义
- 推荐阅读
- •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 • 设计不应离开为更大多数人服务的
- • 丝网印刷的特点
- • 表面处理种类介绍
- • 充电桩工业设计
- • 工业设计流程
- • 手机设计
- • 设计理念
- • 工业设计中的感性体验
- • 医疗空间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探究
-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词语战略 强大原型,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饿了么星选外卖总经理魏总先知中国的词语战略 强大原型非常实用,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更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