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初探-凯发网
一 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由于商品买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龙头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更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 ),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更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 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 广场的类型
广场的功能决定了广场的性质和类型。按广场的主要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种【3】。
宗教广场:早期的广场多修建在教堂、寺庙或祠堂对面,为举行宗教庆典仪式、集会、游行所用。在广场上一般设有尖塔、宗教标志、坪台、台阶、敞廊等构筑设施。然此类广场,现已兼有休息、商业、市政等活动内容。如:栖霞寺的殿前广场。
市民集会广场:这类广场常常是城市的核心,多修建在市政厅和城市政治中心所在地,供市民集会、庆典、休息活动使用。一般由行政办公、展览性建筑结合雕塑、水体绿地等形成气氛比较庄严、宏伟、完整的空间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中心交通干道附近,便于人流、车流的集散。鼓楼广场扮演南京的市民集会广场的作用。
交通广场: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水运码头及城市主要道路交叉点,是人流、货流集中的枢纽地段。火车站广场是典型的交通集散广场,如:南京车站站前广场。
纪念广场:为了缅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常在城市中修建一种主要用于纪念活动的广场。用相应的象征、标志、碑纪等施教的手段,教育人、感染人,以便强化所纪念的对象,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中山陵、雨花台广场。
商业广场:现代的商业广场,往往集购物、休息、娱乐、观赏、饮食、社会交往于一体,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与步行街结合设置。如:新街口广场。
休息娱乐广场:此类广场是居民城市生活的重要行为场所,是市民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室外空间。包括花园广场、文化广场、水上广场,以及居住区和公共建筑前设置的公共活动空间。广场的建筑、环境设施均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汉中门广场。
四 南京市主要城市广场植物多样性调查
南京地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属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交界处,森林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所以,在城市广场的植物配置上,应适当考虑常绿树种在所有植物种数中所占的比例。对南京市区七大城市广场,即汉中门、鼓楼、月牙湖、明故宫、水西门、山西路、雨花广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广场中常绿植物在植物的总种数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1/ 3。这个数据较符合南京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植被,这说明设计者已开始注重植物造景和生态学的相结合,注重发挥常绿植物在人工景观中的生态效益。
然而,这些常绿树种的选择的局限性却较大,缺少特色和创新。各大广场的常绿树种的重复率至少在70%以上。常绿乔木主要集中在香樟、女贞、广玉兰、龙柏、雪松、棕榈、杜英、枇杷、石楠、桂花、构骨、日本五针松。常绿灌木则以红花檵木、瓜子黄杨、大叶黄杨、海桐、山茶、栀子、杜鹃、八角金盘、珊瑚树、金丝桃、火棘、功劳、南天竹、云南黄馨、洒金千头柏、月季、洒金桃叶珊瑚、夹竹桃等为主。常绿攀援植物以木香、常春藤、络石为主。常绿地被植物是以马蹄金、麦冬为主。
tag:
上一篇:浅谈设计产品的流行与审美
下一篇:现代家具设计中明式家具设计的发展
- 相关文章
- • 北京logo设计中的“复制”原理
- • 企业进行vi系统设计导入的意义
- • 标志的起源
- • 现代的设计概念来源
- • 网络logo设计的基本应用
- • 盘点web1.0时代logo设计风格
- • 商业设计标志的主要形式法则
- • logo设计新手入门常识
- • 浅谈北京logo设计中的字体原理运用
- • qq漂亮的企鹅妹妹logo
- 推荐阅读
- • 中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 • 设计不应离开为更大多数人服务的
- • 丝网印刷的特点
- • 表面处理种类介绍
- • 充电桩工业设计
- • 工业设计流程
- • 手机设计
- • 设计理念
- • 工业设计中的感性体验
- • 医疗空间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探究
-
- 客户评价
-
新辣道董事长李剑先知中国在文化方面的竞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理论清晰、经验丰富、很有智慧。通过专业的词语战略 强大原型,后期的形象落地 为品牌积累了非常强的势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
饿了么星选外卖总经理魏总先知中国的词语战略 强大原型非常实用,实际证明好名字确实是品牌要素中更重要的部分,后期的全案策划给品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尤其在整合创 意及设计方面,让品牌形成了系统的竞争力。
-
远洋集团品牌总监金悦在先知中国合作过程中,团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态度都非常值得肯定,名称及设计的后期应用效果也非常有竞争力,为远洋养老项目及 lavie的售前、售中和售后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